武百山
所属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所在地区: 北京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倪家骧 作品数:379 被引量:2,210 H指数:2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疼痛 三叉神经痛 慢性疼痛 CT引导 疼痛治疗 杨立强 作品数:112 被引量:610 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三叉神经痛 CT引导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穿刺 射频热凝术 郭玉娜 作品数:65 被引量:505 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CT引导 颈源性头痛 治疗颈源性头痛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三叉神经痛 何明伟 作品数:79 被引量:505 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颈源性头痛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注射治疗 三叉神经痛 岳剑宁 作品数:85 被引量:404 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分娩镇痛 舒芬太尼 疼痛 脑脊液 补钙
硬膜外前、侧间隙置管持续注药联合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硬膜外前、侧间隙置管持续注药联合注射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29例;B组,n=28例),均采用相应部位颈部硬膜外前、侧间隙置管,持续泵入消炎镇痛药物,每隔48h,注射1次,持续药物输注3—4周,共治疗10—11次。A组注射臭氧,B组注射纯氧,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2h、1个月、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价及疗效随访。结果:治疗前,治疗后72h、1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A组7.4±1.2、0.9±0.4、1.4±0.9和3.1±1.1;B组7.3±1.3、2.5±0.8、3.5±1.0和4.7±2.1。治疗后72h、1个月、6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A组96.6%、86.2%和79.3%;B组:85.7%、67.8%和60.7%,治疗后72h、1个月、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72h、1个月、6个月的平均VAS评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连续硬膜外前、侧间隙置管持续注药联合注射臭氧或纯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P<0.05),前者疗效优于后者(P<0.05)。 何明伟 于密生 孙海燕 王琦 杨力强 武百山 倪家骧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 持续注药 臭氧 C型臂X光机引导穿刺联合神经电生理分支定位技术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C型臂X光机引导穿刺联合神经电生理指导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C型臂X光机引导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的TN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C型臂X光机扫描下确定卵圆孔,根据患者疼痛反应以及X线影像,调整射频针方向与深度,直至达卵圆孔内约3 mm。对照组根据给予电刺激时患者出现病变部位强烈的疼痛或感觉异常、肌肉抽动,确定针尖部位位于病变支。试验组分别于眶上孔、眶下孔、颏孔连接经皮记录电极,分别给予高、低频电刺激,多功能电流记录仪记录各支电位。以波幅较其他支波幅显著增高,确定针尖位置位于病变支。记录术后即刻、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麻木VAS及范围、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第1周及第1、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记录疼痛VAS评分、麻木范围及复发情况。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完整随访53、47例。结果试验组术后即刻疼痛消失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1周及1、3、6个月疼痛消失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麻木VAS分别为(7.3±1.4)、(8.5±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0,P<0.001)。对照组术后即刻、48 h、1周及1、3个月麻木超出预期范围患者比例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术后48 h呕吐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恶心、复视、皮肤麻木及咀嚼肌无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患者于术后2周复发,试验组随访期间无复发患者。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电刺激患者反应引导穿刺技术比较,C型臂X光机引导联合神经电生 李艳 左欣鹭 秦红军 杨立强 武百山 岳剑宁 杨惠婕 倪家骧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诱发电位 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腔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观察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腔连续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住院患者60例,将其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用颈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腔连续阻滞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B组患者采用颈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3、6个月与治疗前VS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VAS评分下降优于B组(P<0.05),全部患者无神经和动脉损伤及感染并发症。结论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腔连续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安全有效。 严伟 杨立强 郭玉娜 武百山 倪家骧关键词:颈源性头痛 背根神经节 脉冲射频 硬膜外腔阻滞 三叉神经痛合并蝶腭神经痛经CT引导低温等离子治疗1例报道 2019年 三叉神经痛比较常见,但是三叉神经痛合并蝶腭神经痛的比较少见,治疗的效果满意,现将一例三叉神经痛合并蝶腭神经痛的病例及治疗报道如下,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参考。 孔君花 吴永伟 余晓菲 武百山关键词:低温等离子 连续硬膜外输注消炎镇痛液治疗不同病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输注利多卡因和甲基强的松龙对不同病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胸腹部PHN患者70例,皮损位于T3-T11脊神经支配区。按照入院时疼痛持续的时间分为5组:Ⅰ组(n=13),疼痛持续1—2个月;Ⅱ组(n=15),疼痛持续2—3个月;Ⅲ组(n=16),疼痛持续3—6个月;Ⅳ组(n=12),疼痛持续6—12个月;Ⅴ组(n=14),疼痛持续12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在CT引导下置入硬膜外导管,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输注利多卡因和甲基强的松龙,连续输注18—20d,如果患者自控镇痛次数超过10次/d,则加用曲马多进行治疗。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NRS)评定疼痛强度。结果:硬膜外阻滞期间所有患者均达到满意镇痛,但Ⅲ组、Ⅳ组、Ⅴ组的镇痛泵使用数量和曲马多用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出院后7d,总有效率10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Ⅰ组和Ⅱ组的NRS评分明显低于Ⅴ组(P<0.05)。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Ⅰ组和Ⅱ组的有效率仍明显高于Ⅲ组、Ⅳ组和Ⅴ组(P<0.05);出院后3个月,Ⅲ组、Ⅳ组和Ⅴ组患者的NRS亦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出院后6个月,Ⅰ组患者的NRS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5);除Ⅰ组外,其余各组均有高于20%的患者治疗无效。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与疼痛程度密切相关(R2=0.945)。结论:连续硬膜外输注利多卡因和甲基强的松龙对病程<3个月的PHN患者的疗效优于病程≥3个月的患者。 李玄英 倪家骧 孙海燕 何明伟 武百山 杨立强 岳剑宁 郭玉娜 刘京杰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阻滞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利多卡因 曲马多 双语PBL教学法在疼痛医学临床带教中运用的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越来越强调专科化专业化,疼痛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医学科目,其理论和技术均有了很大的发展。疼痛医学涉及面广泛,融合了临床科室中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学、麻醉学等多种学科及基础学科中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需要较强的诊断功底和精准的穿刺技术,是一门复杂的综合学科。同时,疼痛医学是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对实践教学要求极高的一门专业科学,对实习医生临床工作基本技能的培训非常重要。因此,在带教实习中运用传统的带教方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1]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全面疼痛科医生的目标。为提高疼痛医学临床实习带教效果,我科从2006年开始在教学中采用双语性质的 PBL (problem based leaning)教学法[2]进行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武百山关键词:疼痛医学 教学法 临床带教 双语 病理生理学 实习医生 McGill疼痛问卷在三叉神经痛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通过采用McGill疼痛问卷(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鉴别三叉神经痛,并观察射频热凝术的疗效,研究MPQ在面痛诊断上的重要性。方法:本研究共观察15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136例患有典型三叉神经痛(CTN),23例患有混合型三叉神经痛(MTN)。采用MPQ评估患者的疼痛,并观察其中124例术后患者疼痛的缓解情况。结果:CTN组的平均现有疼痛强度(PPI)值为4.20±0.34,MTN组的平均PPI值为3.50±0.57,明显低于CTN组(P<0.001);与MTN患者相比,CTN患者在疼痛分级指数(PRI)-感觉项上报告了更高的强度(P<0.001);两组间PRI-情感和PRI-评价项上有明显区别,CTN组的得分更高(P<0.001);RFT术后CTN患者显示了高的立即疼痛缓解率,达到93.6%。MTN患者的结果没有CTN组的好,只有58.8%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结论:MPQ可以很好鉴别不同类型的三叉神经痛,鉴于射频热凝治疗两种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差异,使用MPQ在面痛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黄轶忠 武百山 何明伟 倪家骧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慢性疼痛微创介入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 倪家骧 唐元章 杨立强 武百山 岳剑宁 王琦 郭玉娜 何亮亮 李岩 窦智 研究目的: 1.研发或改进治疗疑难性神经痛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制定技术操作规范,形成安全、有效的技术体系。 2.帮助北京及全国各地医院开展疑难性神经痛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通过举办会议、学习班、现场带教、专家上门指导等方式...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疼痛 微创介入治疗 三叉神经痛 背痛的门诊注射治疗 脊柱和脊柱相连的各种软组织,以及背部软组织,包括神经、椎间盘、肌肉、韧带、筋膜等所引起的各种病症,都可导致颈腰背痛。本文对背痛的门诊注射治疗进行了阐述。 武百山关键词:颈腰背痛 神经疼痛 疼痛治疗 药物注射 超声引导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内类固醇注射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偏瘫肩痛患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2023年 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是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偏瘫侧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3]。目前,如何针对HSP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以减轻神经功能缺失、改善患者长期预后,是康复医学的一个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观察了应用超声引导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LHBT)鞘内类固醇注射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方法的作用及其机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康复中心就诊的H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MRI或CT检查证实有脑损伤病史及偏瘫侧肩痛;(2)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4分;(3)年龄18岁~75岁;(4)超声扫查显示肱二头长头肌腱鞘内积液或腱鞘厚度2~3mm。排除标准:(1)严重言语和认知障碍导致患者无法沟通;(2)局部皮肤破溃或安装过心脏起搏器;(3)晚期癌症、高热、出血倾向等;(4)患侧肱二头肌肌张力Ashworth分级大于3级或伴有患侧肌腱短缩者;(5)对类固醇类药物过敏者。患者分组:全部44例HSP患者,均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 侯亚静 武百山 王泳 陆敏杰 刘伟 李海东 刘洁 陈晨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 降钙素原 皮肤破溃 偏瘫肩痛 鞘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