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恂
作品数: 732被引量:935H指数:14
  • 所属机构:重庆大学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廖强
作品数:840被引量:1,343H指数:17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阳极 阴极 微藻 微生物燃料电池 光合细菌
李俊
作品数:334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阴极 阳极 热再生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池
叶丁丁
作品数:269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阳极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阴极 电解液 催化层
王宏
作品数:288被引量:341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液滴 粒化 高炉渣 可视化实验 熔渣
陈蓉
作品数:256被引量:277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阳极 阴极 液滴 光热 燃料电池
基于汽轮机排汽余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汽轮机排汽余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基于汽轮机排汽余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包括二氧化碳捕集子系统和基于汽轮机排汽的余热回收热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子系统包括引风机、吸收...
丁玉栋郭李恒廖强朱恂王宏程旻何雪丰
一种高效的光催化反应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光催化反应器,包括上盖板和基底,上盖板放置在基底上;其特征在于,基底上端面设置有基底上端面设置有矩形凹平面一,该矩形凹平面一内放置导电玻璃,该导电玻璃的上表面设有光催化剂;所述光催化剂为纳米棒阵列薄...
程旻白书霞黄毅杨森廖强朱恂陈蓉高瑞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除湿板、除湿装置及干燥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干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除湿板、除湿装置及干燥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除湿装置板包括板体和骨架,所述板体由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掺杂于低临界溶解温度型温敏聚合物制成,所述...
丁玉栋廖强陈飞朱恂王宏程旻吴君军
一种利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制氢的方法
一种利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制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进行:(1)制备液体培养基,将液体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12-15分钟,取出培养基冷却至常温,并将液体培养基分别装入生物反应器和光生物制氢反应器中待用;其中,液...
廖强王永忠朱恂田鑫石泳丁玉栋
凝胶改性基底微藻细胞黏附特性及热力学分析
2021年
为强化微藻生物膜成膜过程中藻细胞与基底黏附,同时解决藻细胞残留造成的基底重复利用性差的问题,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温缩型凝胶修饰基底。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改性表面化学特性;结合微藻培养温度给出适宜藻细胞黏附的基底浸润特性;通过构建热力学模型,明晰温度对藻细胞与温缩型凝胶改性基底界面作用自由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温度从15℃升高到30℃,藻细胞与改性基底的界面作用自由能变从-39 mJ·m-2变化到-67 mJ·m-2,即黏附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黏附实验表明,随温度从15℃升高到30℃,温缩型凝胶改性基底的藻细胞黏附密度提高了50%,这与热力学模型预测结果吻合,说明该模型对分析温缩型凝胶改性基底藻细胞黏附有重要指导意义。
曾伟达黄云黄云夏奡朱贤青朱恂朱恂
关键词:微藻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热力学分析表面能
阴阳极相对布置的堆叠型被动式纸基微流体燃料电池
本发明公开了阴阳极相对布置的堆叠型被动式纸基微流体燃料电池,包括空气自呼吸阴极、电解液流道、燃料流道、阳极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流道和燃料流道均由双层或者多层纸基堆叠而成,各层纸基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作为电解液或燃料...
张彪文金玲朱恂叶丁丁陈蓉廖强李俊付乾
一种基于棉线的被动式微流体燃料电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棉线的被动式微流体燃料电池,包括阳极碳纸和阴极碳纸;其特征在于:阳极碳纸和阴极碳纸上分别设置有棉线一和棉线二,棉线一与棉线二由棉线三进行隔离;棉线一的一端插入入口培养皿一内、入口培养皿一内存储有阳极电...
叶丁丁吴锐朱恂张彪陈蓉李俊付乾张亮廖强
一种利用风能和光能发电的能源采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风能和光能发电的能源采集装置,包括旋转阻风装置、上部导风装置、下部导风装置和风能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导风装置、下部导风装置和风能加速装置从上往下重叠设置;所述上部导风装置和下部导风装置均包括...
朱恂苏勇剑韩煜熊丁林张瑞辰谭林胡凯恒孙宇航
无缓冲液运行下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及性能提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无缓冲液运行下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性能提升的方法;无缓冲液运行下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阳极腔室、阴极腔室、阴极电极、阳极电极和收集器;其特征在于:阴极腔室设置阳极腔室的上方,所述阴极腔室与所述阳极腔...
张亮朱恂李俊廖强叶丁丁付乾
一种微通道内生成乳液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内生成乳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第一片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表面形成微通道;b、将第一片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平整的第二片聚二甲基硅氧烷贴合在一起;c、将激光器垂直置于第二片聚二甲基硅氧烷一侧;d、从乳化...
陈蓉程潇王宏廖强朱恂丁玉栋叶丁丁李俊黄云付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