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沫
作品数: 77被引量:11H指数:2
  • 所属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电子电信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健
作品数:479被引量:711H指数:14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太赫兹 纳米 沟道 单光子源 超宽带
杨帆
作品数:259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纳米 沟道 激光源 激光 超宽带
刘洋
作品数:407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集成电路技术 电路 突触 神经网络技术 低功耗
段锐
作品数:43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杂波抑制 无源雷达 雷达 杂波 散射系数
王向东
作品数:10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VDMOS器件 抑制电路 超宽带 放大系统 沟道
基于光电混频器的太赫兹信道监测接收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电混频器的太赫兹信道监测接收机,属于毫米波/太赫兹信息技术领域。包括接收单元、光外差单元、光电混频器、基带处理单元。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光电混频器的大带宽特性,能够对光外差信号与待测太赫兹信号直接进行混...
陈飞良张健李沫杨帆姜昊
一种桥式结构空气沟道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与微纳真空电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式结构空气沟道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衬底上表面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电极结构;所述电极结构位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包括下电极和桥式上电极...
李沫黄瑞涵张健陈飞良赵海全魏亚洲
基于低功函数铪电极的Si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研究
2022年
基于电子无散射弹道输运的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具有响应速度快和截止频率高等特点,在毫米波与太赫兹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研究了以低功函数金属Hf为电极的Si基垂直结构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的I-V与时间响应特性,并与相同结构的Au电极器件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相比于先前文献报道较多的截面发射结构,面内发射构型的Hf电极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发射电流增强了近2倍,5 V电压下达到13.5 mA,并且其I-V曲线线型从符合空间电荷限制电流的V^(3/2)变成了符合F-N场发射的规律。相比于以Au为电极的Si基纳米空气沟道二极管,以Hf为电极的器件发射电流显著提升了近4倍,且器件响应上升沿仅为2 ns,具有超快响应的特性,通过降低器件面积和电容还可进一步提升响应速度。
王佳超黄瑞涵马培胜魏亚洲赵海全陈飞良李沫张健
关键词:场发射
一种栅极自对准的垂直纳米空气沟道三极管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栅极自对准的垂直纳米空气沟道三极管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晶体管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首先在衬底上形成第一台面,再依次沉积介质层和第二台面,利用在存在高度差的衬底和第一台面同时沉积介质和第二台面的技术,可实现栅...
陈飞良李沫张健魏亚洲赵键澎王佳超黄瑞涵赵海全杨帆姜昊
紫外-近红外宽波段微区光致发光光谱测试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近红外宽波段微区光致发光光谱测试装置,包括激发光源系统和光谱测量及照明观察系统;激发光源系统包括高重频超快激光源、激光脉冲选择器、第一分光器和谐波发生器;光谱测量及照明观察系统包括显微物镜、恒温样品...
李沫陈飞良张健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智能超表面天线单元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智能超表面天线单元,属于毫米波/太赫兹阵列天线技术领域。该智能超表面天线单元包括介质基板、位于介质基板下方的金属条带状结构以及位于介质基板上方的金属图案层。所述金属图案层中设有一个贯穿的...
姜昊张健张鲁明杨帆陈飞良李沫
光电融合智能太赫兹的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
2023年
与广泛应用的以微波为代表的无线系统和以光纤为代表的有线系统相比,太赫兹除了其特殊的频谱特性外,人们期待太赫兹频段用于无线系统能突破微波系统的带宽限制,实现可与光纤系统相媲美的大带宽,并具有无线系统的灵活性和智能化。但如何实现宽带、智能以及具有较远作用距离的太赫兹系统,面临极大的挑战性。本文介绍了光电融合智能太赫兹的体系架构,重点讨论了基于光电融合的太赫兹源、接收检测、阵列天线以及太赫兹光电混频器等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进一步发展方向,以期解决单纯的电子学方式或光子学方式存在的难以克服的瓶颈限制。
张健李沫段锐陈飞良杨帆杨帆
关键词:太赫兹超宽带通信体系架构
大功率大口径宽带毫米波空馈相控阵雷达系统及成像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功率大口径宽带毫米波空馈相控阵雷达系统及成像方法,应用于毫米波相控阵雷达领域,针对现有的大功率毫米波雷达系统不具备大范围的电子波束扫描能力和同时多目标观测能力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雷达系统天线阵列采用空馈方...
张健段锐李沫文岐业吴泽威汪学刚罗勇
栅极对微/纳等离子体场效应晶体管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2022年
得益于等离子体器件和半导体工艺技术的不断融合,微/纳等离子体场效应器件已逐步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近年来在输出功率、开关速度等性能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但该种器件存在工作电压高、电极易损坏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其工作寿命和可靠性,阻碍了实用化发展。目前有研究初步发现,引入栅极结构可以调控微/纳等离子体场效应器件电极间隙内的电子浓度与分布,是降低器件工作电压、增大器件输出电流的有效方法。本文设计了不同栅极宽度与栅极数目结构的微/纳等离子体场效应晶体管,解决了Comsol仿真存在的大气压亚微米级别间隙下仿真不收敛的问题,实现了对栅压、栅极宽度、栅极数目对器件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栅极负压、加宽栅极宽度、增多栅极数目能有效地降低器件工作电压、提升工作电流,对于提高微/纳等离子体场效应晶体管实用化有重要的帮助。
赵海全黄瑞涵陈飞良魏亚洲赵键澎李沫张健
关键词:场发射栅极工作电压输出电流
一种传感器网络数据的空时重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网络数据的空时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传感器空时数据;S2、对采集到的空时数据进行预处理;S3、确定训练数据长度;S4、构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S5、建立空时数据模型;S6、训练空时数...
段锐张健徐家晨侯依雯骆飞刘泽菡陈祝明李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