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历相
所属机构: 西南大学 所在地区: 重庆市 研究方向: 电子电信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雷衍连 作品数:48 被引量:73 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有机发光二极管 磁效应 空穴注入层 磁场效应 发光层 张巧明 作品数:48 被引量:76 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有机发光二极管 磁效应 三重态 磁场效应 电致发光 贾伟尧 作品数:58 被引量:88 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三重态 磁效应 混沌 RUBRENE 反射腔 熊祖洪 作品数:132 被引量:245 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磁效应 有机发光二极管 电致发光 磁场效应 多孔硅 陈秋松 作品数:14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三重态 磁效应 RUBRENE 电导 单重态
一种新型红外光束质量分析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电探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红外光束质量分析装置及方法,包括:UCD,用于接收红外光束,并转换为可见光束;CCD,用于接收UCD发出的可见光束,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其中UCD,包括依次连接的可... 雷衍连 陈历相 胡远鸿反向系间窜越和三重态激子湮灭共存体系的有机发光磁效应 2016年 利用具有反向系间窜越(RISC)特性的荧光材料4-(Dicyanomethylene)-2-tert-butyl-6-(1,1,7,7-tetramethyljulolidin-4-yl-vinyl)-4H-pyran(DCJTB)制备了掺杂型有机发光器件,并在20~300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器件的磁致发光曲线(即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实验发现,这些MEL曲线表现出奇特的线型:先在低场部分(〈10 m T)小幅度地快速下降,再随着磁场的增加大幅度地缓慢下降,最终低场和高场都表现为负的MEL,这与具有系间窜越的激子型器件的MEL明显不同.另外,MEL曲线在低场和高场的下降幅度都受注入电流和工作温度的调控.通过分析三重态激子参与的自旋相关过程,认为这些负的MEL是由RISC与三重态激子湮灭(TTA)过程共同引起的,并且三重态激子的寿命是影响RISC过程的主要因素. 邹越 贾伟尧 陈秋松 袁德 陈历相 向杰 陈颖冰 张巧明 熊祖洪氧化锌纳米颗粒增强的窄带隙聚合物近红外光响应晶体管 2020年 近红外有机光响应晶体管因在热成像、夜视以及人体健康监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而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目前,近红外有机光响应晶体管的性能还不够高,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本研究选用窄带隙共轭聚合物半导体(DPP-DTT)作为光响应媒介,通过溶液加工方法,将聚合物制备成纳米网格,并将其应用于近红外光响应晶体管中.研究了基于DPP-DTT聚合物纳米网格的光响应晶体管的电学性质和近红外光响应性能,获得了336 A/W的光响应值R.在此基础上,在DPP-DTT纳米网格上引入电子受体材料——氧化锌(ZnO)纳米颗粒,增加了激子的分离效率,进一步提高了近红外光响应晶体管的器件性能,使得最高光响应值R提高到721 A/W,达到甚至超过了传统无机近红外光响应晶体管的性能水平. 谭发 唐宇 彭金雷 廖英杰 陈历相 谭兴文 张巧明 雷衍连关键词:聚合物半导体 氧化锌纳米颗粒 一种可用于柔性光电器件的防水封装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柔性光电器件的防水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封口膜分别裁剪成边长为1.7cm、1.8cm、1.9cm、2.0cm、2.1cm的正方形小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覆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功能层区(1.7... 陈历相 雷衍连 吴嘉琳一种近红外彩色可视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彩色可视化探测器。将不可见红外光信号转变为可见光信号是红外探测领域的重要方法。通常,所探测的红外光的辐射强度可通过测量可见光的发射强度来判断。人眼对光源颜色的变化要比对光源强度的变化更为敏感,利用可... 雷衍连 胡远鸿 江浩弘 陈历相一种有机-无机量子点混合红外上转换器件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电探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无机量子点混合红外上转换器件及制备方法,所述混合红外上转换器件包括有机红外探测器、中间连接层和无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所述有机红外探测器依次包括阳极基底、空穴阻挡层和红外有机... 雷衍连 胡远鸿 陈历相一种可用于柔性光电器件的防水封装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柔性光电器件的防水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封口膜分别裁剪成边长为1.7cm、1.8cm、1.9cm、2.0cm、2.1cm的正方形小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覆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功能层区(1.7... 陈历相 雷衍连 吴嘉琳三重态激子浓度对激子-电荷反应中散射和解离过程的调控 被引量:4 2017年 制备了4-(dicyanomethylene)-2-methyl-6-(4-dimethylaminostyryl)-4H-pyran(DCM)掺杂4,4′-N,N′-dicarbazolebiphenyl(CBP)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并利用有机磁电导(magneto-conductance,MC)作为一种灵敏的探测工具,研究了器件的载流子传输特性.发现器件的MC随注入电流、温度和掺杂浓度的变化呈现出正、负磁电导效应,正磁电导和负磁电导分别由三重激发态与电荷反应(triplet-charge interaction,TQI)中的散射过程与解离过程所引起.研究表明,器件中TQI的散射和解离过程共存时,注入电流、工作温度和掺杂浓度都是通过改变三重态(triplet,T)激子的浓度来调节磁电导使其发生正负转变,即T激子浓度对TQI中的散射过程和解离过程有不同的作用:T激子浓度越大,TQI中载流子的散射通道越易占主导作用,此时器件呈现出正磁电导效应;反之,T激子浓度越小,TQI中三重态激子的解离通道越易占主导作用,此时器件表现出负磁电导效应.本工作为有机磁电导效应的有效调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也加深了对有机光电器件中电荷与激发态间相互作用的理解. 刘冬玉 陈历相 向杰 陈颖冰 邓军权 胡叶倩 熊祖洪关键词:解离通道 掺杂浓度和温度对有机延迟荧光磁效应的影响 2016年 在基于电荷转移(charge transfer,CT)态的发光器件中,CT态的演化及其相互作用对器件发光有重要影响.将分子内CT态材料4-(Dicyanomethylene)-2-tert-butyl-6-(1,1,7,7-tetramethyljulolidin-4-yl-vinyl)-4H-pyran(DCJTB)以不同浓度掺杂于磷光主体材料1,3-bis(9-carbazolyl)benzene(m CP)中,通过测量器件电致发光的磁场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来研究器件中CT态及其相互作用.在±500 m T的磁场范围内,MEL曲线展示出奇特的变化:当掺杂浓度从高浓度(20%)降至低浓度(5%)时,低场部分从正转变为负;而高场部分没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均表现为缓慢下降.另外,在不同温度下MEL高低场部分的幅度都有很大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器件中存在CT态的系间窜越、反向系间窜越过程,以及CT态间的湮灭过程,且这些过程受到掺杂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导致延迟发光的变化. 邹越 贾伟尧 陈秋松 袁德 陈历相 向杰 陈颖冰 熊祖洪关键词:温度 延迟荧光 激子态和电荷转移态共存的聚合物发光器件中单重态与三重态之间的自旋混合过程 被引量:2 2015年 在poly[{9,9-dioctyl-2,7-divinylenefluorenylene)-alto-co-(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PFOPV)发光材料中同时存在激子态和电荷转移态的辐射退激过程.本文制备了基于PFOPV的发光器件,并以发光和电流的磁场效应为手段研究了这2种发光过程的微观差异.实验发现,在室温下,载流子注入平衡器件的磁电致发光表现为负效应,而非平衡器件的磁电致发光表现正效应;低温下,平衡器件的磁电致发光会随着注入电流的增加出现由负到正的转变,但磁电导却始终呈现为负值.磁效应与载流子注入情况、温度和注入电流的这些依赖关系可归结为两发光过程在器件中相互竞争的结果.分析表明两过程磁效应的差异是由超精细相互作用诱导的系间窜越和反系间窜越作用共同引起的.本研究工作证明了电荷转移态对提高荧光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袁德 陈平 张巧明 贾伟尧 陈历相 陈秋松 邹越 熊祖洪关键词:有机发光器件 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