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
作品数: 167被引量:111H指数:5
  • 所属机构:四川大学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化学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郭少云
作品数:685被引量:1,329H指数:1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聚氯乙烯 复合材料 聚丙烯 共挤出 PVC
张先龙
作品数:45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高导热 导热填料 加工助剂 聚丁二烯 低介电损耗
陈蓉
作品数:68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聚四氟乙烯 共挤出 产品质量指标 生物降解高分子 横晶
李姜
作品数:181被引量:228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聚丙烯 共挤出 复合材料 PP 横晶
熊英
作品数:228被引量:760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新生大鼠 聚氯乙烯 早产儿 光散射
一种交替层状结构的高阻隔溴化丁基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交替层状结构的高阻隔溴化丁基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炭黑改性的溴化丁基橡胶层A和片状填料改性的溴化丁基橡胶层B,所述溴化丁基橡胶层A和所述溴化丁基橡胶层B交替叠放形成层状溴化丁...
熊英吴宏郭少云杨思强张力伟
文献传递
一种IIR/NR交替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IR/NR交替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涉及橡胶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天然橡胶混炼胶与丁基橡胶混炼胶交替层叠共挤出,之后经硫化处理制备得到所述IIR/NR交替多层复合材料。本发...
熊英席彤彤郭少云段宇豪吴宏
一种制备导热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导热复合材料的方法,它以结晶型聚合物和导热填料为原料,按重量份配比为50~80:50~20配料;在加工过程中,聚合物熔体流经强剪切流场,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状态得到改善,能形成更多的“导热填料‑聚...
吴宏张先龙郭少云
文献传递
非热塑性纤维素衍生物材料改性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对非热塑性纤维素衍生物材料进行改性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将40~80wt%的非热塑性纤维素衍生物材料基体、1~50wt%的反应单体和10~59wt%的增塑剂混合均匀后置入到加工混炼设备,在混炼设备运转的条件下...
郭少云陈蓉吴宏易传斌
文献传递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双极板复合材料性能的方法。一种同时提高双极板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弯曲强度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两种不同尺寸的天然鳞片石墨进行级配,大尺寸石墨粒径为D,小尺寸石墨粒径d为0.092~0.586D,将两者按合...
吴宏高卫强郭少云夏立超
文献传递
超声作用茂金属聚乙烯及其共混体系流变行为及结构与性能的演变
该文对现有的超声挤出加工一体化设备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能适用于茂金属聚乙烯(mPE)及其共混体系的挤出加工,对挤出工程中超声作用对mPE及其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与聚丙烯(PP)二元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变行为、mPE及...
吴宏
关键词:茂金属聚乙烯超声作用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
改善聚合物注射制品熔接痕力学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聚合物注射成型制品熔接痕力学性能的方法,其主要的技术特点是在形成制品熔接痕区域的注塑成型模具型腔模壁上设置保温层,保温层的材质为热传导率低于模具本体金属材质的非金属材料。本发明是通过改变模腔中的温度场...
吴宏阎博文郭少云蒋根杰
文献传递
增韧、耐热聚乳酸交替层状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温度等测试研究了成核剂和聚乙二醇的加入对聚乳酸耐热性和韧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层共挤出技术制备了16层的增韧层/耐热层交替层状聚乳酸材料,并对该材料的层结构、韧性和耐热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层状结构可以有效地同步提高聚乳酸的韧性和耐热性。
郭济伟马燕琼吴宏郭少云
关键词:增韧聚乳酸
聚丙烯基共混体系拉伸流变配方设计
2014年
研究了具有不同主链结构的聚乙烯(PE)和不同熔融指数的线型等规聚丙烯(iPP)的引入对PP体系拉伸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加入UHMWPE后,熔体拉伸粘度大幅提高,但制品外观不平滑无光泽;加入POE与HDPE后熔体拉伸粘度也提高,但与LDPE相比要低;iPP的熔值越小分子量越大,体系的拉伸粘度越大,且加入少量HMSPP后出现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共聚聚丙烯(cPP)含量越多,体系拉伸粘度也越大,但含量越多体系拉伸屈服强度越低。因此,加入适量的LDPE与cPP或采用低熔指高分子量的iPP能提高体系的拉伸粘度,从而改善制品热成型性能。
王萃林吴宏郭少云
关键词:聚乙烯聚丙烯热成型
一种提高聚乳酸气体阻隔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聚乳酸材料气体阻隔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控聚乳酸片晶的空间取向及排布,构筑面内取向的片晶阻隔墙,从而提高其气体阻隔性能。具体来讲,本发明通过诱导剂的选择性层状分布实现自组装成核剂垂直于层界面组装...
吴宏李春海郭少云
文献传递